七秩芳华·春华秋实│音乐学院发展巡礼
编者按
七十年弦歌不辍,七十年乐音悠扬。值此浙艺七十华诞,发展巡礼专栏继续推出音乐学院篇章,追溯其七十载弦歌不辍的育人历程,致敬历代师者的匠心传承与莘莘学子的艺术求索,以时代强音共贺浙艺七秩荣光!
音乐学院是欧美黑人巨大videos精品_欧美黑人巨大xxxxx_欧美黑人乱大交_欧美黑人乱大交_欧美黑人牲交videossexeso_欧美黑人添添高潮a片www_欧美黑人添添高潮a片www_欧美黑人性暴力猛交喷水黑人巨大专业门类最多的二级教学单位。竹笛艺术大师赵松庭、音乐教育家周大风、二胡演奏家沈凤泉等音乐名家曾在学院任教,培养出琵琶演奏家吴蛮,笛子演奏家詹永明,笛箫演奏家杜如松,打击乐演奏家杨茹文,作曲家刘建宽、王天明、姜莹,青年歌唱家钟丽燕等一批杰出校友,为浙江乃至全国音乐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。新世纪以来,伴随中国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,学院以江南本土音乐为特色,以高素质、高技能音乐艺术人才培养为核心,深化产教融合、科艺融汇,在人才培养、科研创作、师资队伍、社会服务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,逐步走出了一条富有江南韵味、浙艺特色的高水平音乐艺术人才培养之路。
党建思政 乐韵凝魂谱初心
坚持党建统领,构建“党建+音乐”工作体系,以专业特色优势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。结合“八八战略”“两个先行”“共同富裕”等主题,创作推出了一批优秀文化艺术作品,其中《共产党员廉洁自律歌》获全省教育系统廉洁教育系列活动优秀视频作品一等奖。4个下属党支部均构建音乐特色党建品牌,成果先后获评厅级以上奖项10余项。创设校级标杆院系、样板支部、首批优秀支部工作法等,入选全省高校“百个艺术院系支部联村共建”项目。创新开展“音乐+”思政教育,构建“音乐公约”“音乐好学”“音乐有礼”“音乐劳动”四维育人体系,强化课堂、琴房、公寓“三个阵地”管理,加强课程思政建设,获全国优秀团干部1人,厅级以上党建思政类表彰10余人次。
师资队伍 乐音施教铸匠魂
学院现有8个教研室、4个研究中心,教职工近百名,学生1300余名。拥有教育部职业院校音乐表演技术技能大师、教育部高职高专教指委委员、省级教学名师、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优秀专家、浙江音乐奖获得者等一批优秀人才,以及2支省级文化创新团队、1支省级中高职一体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,并成功创建浙江省吴樟华浙派竹笛艺术导师工作室,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。
人才培养 乐弦育才传薪火
学院现有六年制、三年制中专,三年制和五年一贯制高职,专升本、中本一体化等学制,开设音乐表演、音乐制作、现代流行音乐、戏曲音乐、戏剧表演(音乐剧表演)、表演(越剧音乐伴奏)、音乐学(师范)等7个专业10个方向,音乐表演专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、省级优势专业,建有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。与澳大利亚音乐学院合作举办学校第一个音乐表演(声乐)中外合作办学项目。每年为浙江省输送高素质音乐表演人才400余人,就业率常年保持98%以上,就业质量核心指标位于高职同类专业前列。
赛事获奖 乐声融创促共赢
近年来,学院师生在国家级、省级各类专业赛事中累计获奖300余项,其中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奖3项、“红铜鼓”中国—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奖3项,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艺术专业技能赛项一等奖8项,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4项,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2项,浙江省大学生职规赛、“挑战杯”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赛事金奖1项、银奖2项、铜奖1项。立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3项、省艺术基金大型项目4项、省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试点校项目1项、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8项,获奖等级和数量在全国艺术高等职业院校中位居前列。
教科研创 乐律启新探真知
学院积极拓展本土音乐研究与教学改革,浙江省文化创新团队《浙江本土音乐原创作品研究与推广》、《“浙曲流觞”浙江本土音乐论文集》编纂出版,沈凤泉同志江南丝竹音乐传谱整理研究、浙江本土音乐“浙艺琴韵”民族管弦乐专场演出等重点项目相继推出。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民间音乐赏析课程教学改革》《戏曲演唱课程在高职声乐表演人才培养中的作用》《琵琶传统艺术在艺术类高校的传承模式探索——以平湖派琵琶艺术传承为例》3个项目入选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。校本教材《胡琴重奏》《竹笛重奏》等相继出版。与浙江演艺集团、宁波演艺集团、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等单位牵头组建“越韵新声产教联合体”,与咪咕音乐等企业合作开展数字音乐研究项目,实现教学、科研与社会服务良性互动。
社会服务 乐艺惠民暖民心
师生参与农村文化礼堂、送教下乡活动两次得到省委领导批示;连续7年、2000余人次参与国家级非遗“楼塔细十番”保护志愿服务;师生积极参与浙江省属院团新春展演季、杭州亚(残)运会开闭幕式演出、浙江省建党100周年文艺演出、G20峰会《最忆是杭州》演出、全国学运会开幕式演出等重大活动,先后获省级志愿服务“十佳项目”“优秀团队”“最美志愿者”“优秀组织工作者”等称号,在浙江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中扮演了服务标兵的角色。
学院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以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深耕音乐教育领域,扎实推进艺术人才培育工作,持续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事业高质量发展,奋力谱写浙艺音乐教育事业繁荣发展的华美篇章。